•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部門動態

    救助創新擴展困難群眾幸?!熬S度”
    發布日期:2023-12-25 來源:民政局 編輯:宜都融媒體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余野)“真的非常感謝政府部門的關懷,及時給我家庭送來了救助資金,雖然我的女兒已經失明,但作為家里唯一的頂梁柱,我依然不會放棄治療”,今年2月的一天,在宜都市松木坪鎮民政辦公室,一位兩個孩子的爸爸艾某感激地說。

    他兩歲的女兒于去年3月被確診患上一種罕見疾病,當時花費了十幾萬元的手術費,讓本就極為普通的農村家庭立即陷入了經濟困難。經醫保部門大額醫療費用支出數據推送,宜都市民政局迅速聯系該鄉鎮民政辦,后經鎮村兩級核查上報,按程序將該戶單獨納入低保邊緣家庭,對他的女兒單獨施保,并啟動臨時救助機制,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

    這是宜都市民政局實踐“大數據+救助”以來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為深入推動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近年來,該市以創建宜都特色社會救助工作模式為發力點,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出發點,加快構建在制度上更加成熟定型、在能力上更加保障有力、在服務上更加便民惠民、在協同上更加高效順暢、具有宜都特色的社會救助工作新格局。

    “主動發現”促進社會救助提質擴面。圍繞提升社會救助保障能力的救助目標,重點關注困難群體的需求,推動“政策找人”“補貼找人”“服務找人”。一是大數據比對。加強重殘、大病、高齡等關聯數據的交叉比對、信息分析和綜合評估,及時篩查出潛在救助對象并實地核查。二是網格化摸排。借助宜都市社區治理網格化系統,將困難群眾納入網格管理,常態化開展家庭情況摸底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三是鐵腳板走訪。通過定期上門、電話微信詢訪等及時發現潛在救助對象。主動發現有救助需求的困難群眾,對其及時進行救助幫扶,提高他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聯動資源”夯實社會救助保障基礎。通過聯動社區、社工機構、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等“五社”力量,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困難殘疾人、低保邊緣家庭、失業人員等群體有特殊困難的進行重點關愛,鏈接轄區資源為困難群體提供物質、資金、崗位等方面的支持,共同幫助困難群眾走出困境。今年以來,全市共鏈接慈善資源幫扶困難群眾100余人次。組織社工、志愿者對出行不便等群體有序開展幫辦代辦、政策入戶、物資鏈接、衛生清潔等綜合服務。對存在心理、社會融入等發展性需求的群體,提供心理咨詢、親情陪伴、精神慰藉等多項服務300余次,融合物質幫扶和服務供給,形成多維支持,有效彌補了困難群體生活上的短板,改善生活質量。

    “創新服務”擴展困難群眾幸福維度。宜都市優化社會救助申辦流程,推行“告知承諾制”改革,申請人只需提供“一證兩書”即可申請低保救助,實現救助申請高效辦理。實行社會救助審批權下放,將低保特困等認定事項的審核確認權限委托下放至鄉鎮(街道),縮減審核確認層級,真正做到“放管服”。并積極推進“物質+服務”的多維救助改革創新。引進第三方社工機構為困難群眾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同時新增分散特困對象均由第三方社工機構作為監護人,承擔監護照料職責。第三方社工機構還對全市1300余名分散特困對象的家境狀況、個人需求進行全面排查,建立一人一檔,并用“紅黃藍綠”四色識別,后期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服務與資源鏈接。

        據悉,2024年,宜都市將通過試點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建立一個鄉鎮綜合救助站。以此為抓手,構建“線上+線下”雙線主動發現體系,進一步強化社會救助資源統籌,優化社會救助流程,加強社會救助能力建設,促使社會救助服務更加精準、高效、智慧、溫暖,創新幫扶機制、優化管理服務的有效路徑和政策措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措施和成果,為全市社會救助綜合改革提供寶貴經驗。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