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梁鳳蓮 楊世榮)11月2日,宜都市化工行業集體協商會議在興發集團宜都綠色生態產業園會議室舉行,化工行業工會聯合會所屬14家企業的工會主席及法人代表、部分企業職工代表共45人參加。
經過平等協商,宜都市化工行業“1+3”集體合同(草案)經參會職工代表表決通過,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并報人社部門審查備案,協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2022年,順捷物流公司集體協商案例上榜“全省20個集體協商優秀案例”。
……
宜都的集體協商正在開花結果:“工”同協商讓企業增效益、員工添保障,實現了企業與職工雙向奔赴,可謂是雙贏之舉。宜都市總工會按照“打基礎、抓典型、重宣傳、促合力”四步走,打造“宜商都成”集體協商品牌,助力全市集體協商談出最優結果。
走訪調研打基礎
近年來,宜都市總工會在開展集體協商走訪調研中發現:以機械、建筑、化工為代表的大部分行業在選人用人方面都存在問題,如招工難,不同文化層次、技術等級、崗位類別的職業發展機會和上升通道不平衡,企業之間競爭激烈,技能人才流動性大,經驗型、技能型工人非正常流動多,技術等級與收入增長不匹配,所獲榮譽與工資收入脫節,各企業原有的激勵制度激勵性不足等重點問題。
為打牢工作基礎,推進集體協商責任目標落地落實,宜都市總工會組織工作專班,進企業、走車間、訪職工,每年開展協商前走訪70余次,下發調查問卷或征求意見稿1730余份,采納區域、行業、新業態企業內各層次及不同類型干部職工意見160余條。在這些基礎資料的支撐下,宜都積極探索區域、行業集體協商,推行能級工資,由區域和行業帶動企業集體協商提質增效新模式的先行之路。
創新培優抓典型
2019年至今,宜都市總工會連續五年培育機械行業、建筑行業、枝城鎮區域性和順捷物流公司新業態企業集體協商等示范典型五個,均被省總工會納入案例選編。其中,順捷物流公司集體協商案例上榜“2022年全省20個集體協商優秀案例”;機械行業及順捷物流公司新業態企業集體協商專題片被省總工會納入“全省集體協商教學片”。今年,培育1個省級典型(化工行業)、宜昌市級集體協商典型(美團、貳貨物流),12個宜都市級集體協商典型(全市各鄉鎮、街道、園區工會各1個)。
通過培育和向上推選典型,壓實層級責任,補齊集體協商參差不齊、缺失較多的短板,切實做到責任上肩,這也是宜都市總工會在推進集體協商工作中的不二“法寶”。
示范引領重宣傳
以區域、行業、企業典型集體協商會議為示范,以現場觀摩的形式開展集體協商培訓,提高工會干部的履職能力,創新集體協商工作方法,確保集體協商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擴大集體協商質效評估范圍,確保集體協商工作實效化,引領全市各行各業開展集體協商。組織各級黨政負責人、工會干部和職工代表參加行業、區域和新業態企業集體協商現場觀摩形式的培訓達320余人次。
9月,宜昌市級典型培育單位之一宜都市神龍科技公司(美團)的“一場雙向奔赴的集體協商會”消息不脛而走,先后被中工網、湖北日報客戶端、湖北工會網、三峽日報客戶端等媒體爭相報道。11月,化工行業集體協商先后在云上宜都、荊楚網、湖北日報客戶端宣傳報道,對我市持續推進集體協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起到了良好的引領效果,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多措并舉促合力
近年來,宜都市總工會以培育區域、行業和新業態企業集體協商典型為契機,采取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措施。
一是用服務推動工作。即在指導企業開展集體協商之前,把為企業為職工答疑解惑、關心關愛放在優先位置,企業無論規模大小,職工無論困難輕重,只要訴求成立,各級工會組織總是作為第一知情人,無一例外地都給予及時幫扶。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僅為新業態企業解決服務于職工方面的休閑健身、圖書閱覽、司機之家等建設補助資金就達13萬余元。
二是用會議提質增效。宜都市總工會從工作例會、主席辦公會到全委(擴大)會議、工會工作會議入手,把集體協商推進工作和其他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確保集體協商工作落實見效。
三是用送教督辦工作。宜都市總工會集體協商指導員會同法律顧問常年到企業、到各級典型培育單位以普法培訓、派送資料等形式,把市總工會集體協商的目標任務幫助梳理,協助督辦。四是用指南指導工作。為了在集體協商實際操作中讓實際工作者既把握原則又靈活有度,宜都市總工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程序,編制操作指南,并確保全市工會工作者人手一冊。這些有效舉措的不斷實施,使得宜都市各級工會組織的信賴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市更多企業和職工遇到權益保障方面的難題,尤其是勞動爭議調解等問題,都愿意到工會來尋求幫助。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建會企事業單位555家,其中企業220家,涵蓋職工27605人,220家企業通過區域、行業、新業態企業帶動已建立集體協商制度達197家,占89%,覆蓋職工24081人;在220家企業中,百人以上企業47家,本年度續簽45家,集體協商建制率達96%。
以協商推動企業長足發展,以協商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以協商促進勞動關系和諧,有商有量、一商就成、宜商都成,宜都市總工會集體協商創新“一直在路上”。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