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李盼)“我關注了你的視頻號,前兩天的教學視頻我認真學習了,原來柑橘樹還能這樣整??!我學著把田里的柑橘樹都收拾了一遍,感覺像樣多了?!?/p>
“到底是年輕人哦,想法就是好?!?/p>
“謝謝,我也是半個果農,我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p>
市三立路橋公司駐高壩洲鎮白洪溪村工作隊新隊員向燦和村民一講起柑橘,總是津津樂道。
白洪溪村擁有柑橘種植面積近萬畝,對向燦而言,豐收農忙時節,沒有什么比一起閑聊柑橘種植,更能真正地了解村民的“急難愁盼”了。
而在村民眼里,村里的駐村干部們也有著他們的專屬“標簽”。
標簽一:神秘
“白天?白天找他們只能去地里或者農戶家里,平常都是回來吃個午飯就走,有時候吃飯也不回?!?/p>
白洪溪村民對駐村干部們的評價:神秘。
金秋十月,是早熟柑橘銷售的旺季。在白洪溪村柑橘園內,時??梢钥吹綆讉€熟悉的身影。
“您家種柑橘樹有什么困難,或者有什么需求,盡管跟我說,我不懂的,就去請專家,咱們村是產橘大村,要做出規模,做出效果?!币驗橛懈涕俜N植的經歷,向燦知道村民最需要什么。
如何修剪果樹,如何施肥,如何防治病蟲害,說起這些,向燦滔滔不絕。
村民遇到的種植難題,自己無法解答的,向燦就請“外援”向專家請教,或者外出學習。學有所獲后,他也總會迫不及待地將所學技術悉數傳授于村民。
閑暇時,向燦也會在自家果園里現場實操,并將自己種植愛媛的管理技術和經驗拍成短視頻,以此與村民分享。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一頭扎進柑橘園里的向燦和其他駐村隊員們,曬得更黝黑了,也顯得更神秘了。
標簽二:安心
“今天把大家聚起來開這場灣組會,一是為了能深入了解大家目前的柑橘銷售及收入情況,二是希望大家都能說說自己的訴求和想要解決的問題。大家有啥說啥,我們駐村工作隊一定盡力解決?!?/p>
持續走訪脫貧戶及周邊一般戶,發放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申報政策“明白紙”,并對脫貧戶周邊農戶進行“明白紙”政策宣傳,是駐村工作隊的日常工作。
因為農忙,駐村工作隊白天走訪入戶很難見到人,只有晚上才有機會和農戶坐下交流,于是,一場灣組“夜”會,將大家聚在了一起。
柑橘產業是白洪溪村的特色產業,也是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近年來,該村共有大大小小200多戶村民將自家種的老品種溫州蜜桔改品為愛媛38號柑橘品種,產量約4萬斤,但由于愛媛這個品種皮比較薄、收購價格較高,用大貨車來裝會因堆放過高容易被壓壞,導致愛媛不能像普通柑橘那樣有本地的商販和打蠟廠收購,銷售渠道就出現問題。
想提高村民收入,拓寬銷售渠道是必經之路,但如何拓寬成了大家增收的“絆腳石”。
“大家請放心,方法我們一起想,有困難我們一起解決?!睘辰M“夜”會上,駐村工作隊的一句“請放心”,讓焦慮的村民們慢慢放下心來。
標簽三:靠譜
眼看著樹上的愛媛一日紅過一日,但如何把這些“甜果果”銷售出去,變成“金果果”,一時間也讓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犯了難。
“靠譜,靠譜得很。我家也種愛媛,既然周邊打蠟場、商販大量收購有困難,那我們就在網上賣!我只要有客戶下訂單,就優先把鄉親們的果凍橙賣出去!”向燦的話讓銷售難題有了清晰的“答案”。
白日里,駐村工作隊其他隊員去田間地頭了解每家每戶愛媛的采摘量,向燦則負責將自己的銷售渠道和客戶資源與大家共享,盡最大努力幫助白洪溪村民銷售柑橘和愛媛。
截至目前,駐村工作隊已幫村民銷售愛媛近千斤,為村民額外增添收入5000多元。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