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康爽)2022年以來,市總工會探索開展“紅領工匠”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已進行2次命名,共評選出100名“紅領工匠”,262名納入后備庫培育,打造了一支素養更高、技術更優、動力更強的紅色技術標兵隊伍,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蓄足動能。
評選:黨員+工匠
嚴格評選標準。具體而言,入選者不僅要是政治理想堅定、思想品德端正、愛崗奉獻敬業、樂于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還需是專業技術拔尖、業務能力過硬、勇于開拓創新、創造成果顯著的技術骨干。
規范評選程序。采取自下而上,經基層單位推薦、主管部門初審、領導小組聯評,部門資格聯審、媒體公示后進行命名,過程公開透明。
出臺激勵措施。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紅領工匠”培育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被命名的“紅領工匠”,可享受褒獎優先、慰問關懷、免費參加培訓、工作室獎勵、文旅消費、停車供水服務、療休養等10項褒獎激勵。
培育:分類雙向傳幫帶,精準施策
政治引領聚力量。針對黨員發展對象,由上級黨組織指導企業黨組織選派政治導師結對幫帶,引導其入黨,并通過舉辦“紅領工匠”培訓班、“宜都黨員云課堂”“主題黨日”“工間課”“午間講堂”“車間十分鐘宣講”等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進車間、進班組、進心田,幫助企業注入紅色基因。
勞動競賽促提升。結合“雙崗雙號”“三爭一提”“建功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勞動和技能競賽等活動,促進職工技能水平提升。已成功舉辦全市機械行業“五工”技能競賽、第二屆鄉村農家樂廚藝大賽、手工采茶制茶競賽、建筑業職業技能競賽、應急綜合比武、公路養護、酒店服務等競賽活動200多場次,4.2萬余名職工參與。
輻射帶動助成長。被命名的100名“紅領工匠”既是優秀共產黨員,又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他們不僅自己帶頭干,還帶領大家干,積極發揮“傳幫帶”、名師帶高徒作用,全面釋放“幾何效應”。全市分區域、分領域、分行業創設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9個,廣泛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和科技攻關,取得專利成果100多項,創造經濟效益超6億元。
成效:提升勞動熱情,激發創新活力
組織吸引力不斷增強。通過“紅領工匠”培育,深化豐富了“黨建帶工建”的內容和形式,引導工匠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升政治素養,壯大了黨員隊伍。近年來,已從全市優秀員工中發展黨員300余名,企業黨組織的吸引力明顯增強,2023年市總工會聯合市委組織部為10個“黨建帶工建示范點”進行了授牌。
科技創新力不斷釋放。廣泛持續深化設崗定責、領崗帶徒、領銜攻關等活動,700余名黨員領崗創新,成為企業發展中的紅色中堅力量。宜都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員郜秋果,10年間先后參與完成研發和申報項目40余個,獲得發明專利15項,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十足創新力?!凹t領工匠”何鵬飛帶領團隊創新研究出“低溫法生產HP—2500聚氯乙烯樹脂”,較市場同類產品質量更優,獲得2022年宜昌市“五小”優秀成果。2023年宜都市有3個項目獲評宜昌市職工“五小”優秀創新成果。
人才聚集力不斷提升。在培育“紅領工匠”和創設創新工作室的過程中,加強了與先進發達地區、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實現了院校與地方、院校與企業的聯動互促。湖北土老憨生態農業集團建立院士工作站、邀請人才攜項目與企業開展合作、與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選派高校博士掛職鍛煉、建立研究生校外實習基地。同國際醋酸菌首席專家意大利保樂·朱迪西聯手創意,合作推出意大利風味橘醋,全力打造15萬噸橘醋莊園。平臺的搭建以及激勵政策的落實,逐漸形成了“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工匠型人才聚集力顯著提升。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