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 “信用修復后,我們公司順利完成了貸款,你們真是幫大忙了!”近日,因“無許可證從事射線裝置的使用活動”而受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的宜都某機械加工廠,在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宜都市分局的幫助下,很快完成了承諾書下載填報、企業有關證照及履約材料的上傳,順利完成信用修復。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后一定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維護公司信譽,呵護公司形象。
近年來,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宜都市分局主動作為、放管服結合,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幫助符合條件的失信企業糾正失信行為、完成信用修復,助力企業重塑自身信用,有效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認真梳理企業,形成修復清單。對2021年以來的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全面篩查,把已歸集的信用信息進行統計、分析、關聯、歸納,準確篩選出異常名錄、一般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行政處罰公示到期需修復的市場主體,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
加強政策指導,快速辦理修復。積極主動與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10余家市場主體取得聯系、發送提示短信,講明政策利好,介紹信用修復流程及所需材料,一對一指導企業做好信用修復相關事項。為切實減輕修復主體的負擔,讓群眾少跑路、數據多跑路,針對外省信用主體路程遠、跨省政策不一、提交材料不同等特殊情況,通過線上受理的方式接收修復材料及材料審查工作。
嚴格修復標準,大力宣傳落實。根據現有的統一信用標準,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更多市場主體及人員了解信用修復、善用信用修復,推動信用制度不斷完善。同時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堅持執法+普法一體化,前置事前普法服務,助推企業及時消除環境風險。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