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奮楫揚帆
日前
宜昌市工商聯發布
“2023宜昌市民營企業50強名單”
2022年,面對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全市民營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克服壓力和挑戰,聚焦主業、做精實業,堅持創新驅動,總體呈現回升向好的態勢。
為全面掌握全市上規模民營企業發展情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近期,市工商聯對上規模民營企業開展了調查研究。此次調研由全市民營企業通過“全國工商聯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系統”網站自主、自愿申報,填報數據和資料基于申報企業2022年經營管理情況。市工商聯在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對申報企業按照營業收入排位,并最終產生民營企業50強榜單。
統計顯示,2023宜昌市民營企業50強呈現整體規模不斷擴大、利潤水平穩步提升、轉型升級有效推進、社會責任積極擔當、創新驅動持續增強、企業治理成效明顯等特點。
入圍門檻大幅抬升
根據申報數據統計,2023宜昌市民營企業50強入圍門檻(營收總額)較上年有大幅抬升,入圍門檻為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31%。民營企業50強營業收入總額為1854.61億元,比上年增長12.69%。其中稻花香集團營業收入605.21億元,占據營業收入總額第一位;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155.40億元,位列第二位。
從營收總額結構看,民營企業50強營業收入總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7家,比上年增加1家;在10億元至5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32家,比上年增加5家;在5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1家,比上年增加6家。
資產規模不斷擴大
民營企業50強資產總額達131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8.98%。其中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227.99億元,占據資產總額第一位;稻花香集團資產總額162.41億元,位列第二位。
從資產規模結構看,民營企業50強資產總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7家,比上年增加2家;資產總額在10億元至5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9家,比上年增加1家;資產總額在5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0家,比上年增加4家。
稅收貢獻逐年增大
民營企業50強納稅總額達54.81億元,比上年增加12.96億元。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納稅總額11.28億元,占據納稅總額第一位;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納稅總額8.60億元,位列第二位。納稅總額在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納稅總額在1億元至5億元之間的企業有8家。
利潤水平穩步提升
民營企業50強稅后凈利潤為103.90億元,比上年上漲4.32%。其中有2家稅后凈利潤超15億元,與上年持平。整體上民營企業50強企穩回升,稅后凈利潤穩步提升。
轉型升級有效推進
做強做大是民營企業50強轉型升級的最主要動因?!皣栏褓|量控制、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是50強企業轉型升級最主要的推動途徑,占實際填報企業數的93.2%。87.2%的50強企業已制定或者著手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數字化轉型有效推進。
社會責任積極擔當
民營企業50強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投身“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27家企業通過推進產業幫扶項目、開展消費幫扶、培育鄉村人才、吸納重點群體就業、設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金、開展各類公益活動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驅動持續增強
民營企業50強普遍反映政策獲得感比較強。在企業本體及其下屬公司中,有54個高新技術企業、17個科技型中小企業、5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民營企業50強的研發總費用為37.1億元,比上年增加7.3億元,有19家企業的研發人員占比比上年增加。民營企業50強共有國內有效專利521件,有效發明專利140件,軟件著作權20件。
企業治理成效明顯
91.5%的50強民營企業已執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以確保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企業法律糾紛處理渠道暢通,信用體系建設良好,制度體系建設趨于完備。民營企業50強積極采取多項措施防范化解風險,均表示經營風險總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