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公布湖北省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第二批共建名單的通知》,宜昌市農科院支撐宜都市獲批湖北省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全省13個)。
要素集成,創新驅動
2023年,宜昌市農科院啟動了面向全市的宜昌市農業科技“11211”工程,該工程通過“每1個研發團隊深度融入縣市區1個主導龍頭企業,著力破解2個產業瓶頸問題或主推2項實用技術,每個龍頭企業帶動100個種養大戶,核心示范面積達到10000畝或1000頭(只、羽)”的精準模式,經過兩年的實施,已服務市場主體60余家,增加社會經濟效益超3億元。
在宜都市,這一模式得到了生動的實踐。2024年,在宜昌市農科院創新團隊的支撐下成功打造了一批展示示范基地,高標準建設優質糧油生產基地4萬畝、柑橘“三園”樣板2萬畝、茶葉基地2萬畝,科技支撐2家龍頭企業在宜都市梁山村打造“11211”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1個,這些展示示范基地不僅成為了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試驗示范田,更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科技賦能,產業裂變
“11211”工程不僅注重科技創新,更強調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在宜都市,這一工程推動了農業全產業鏈的提質升級。圍繞智慧農業打造一批數字果園、數字茶園、數字菜園,以雙方共同打造的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梁山村為例,金萱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引入數字菜園、辣椒漂浮育苗、大棚水肥一體化栽培等多項現代農業技術,實現了辣椒生產的高效化和智能化,畝產值超過1.2萬元,帶動該村1000多畝蔬菜產業發展;而梁山益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則通過“定制藥園”模式以及中藥材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中藥材品質的飛躍,節本增收1000元以上,帶動村60多戶種植中藥材,為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才支撐,持續發展
農業科技的進步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11211”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宜昌市農科院和宜都市共同構建了“1+N”產、學、研平臺和科技人才支撐體系。2023年,市農科院支撐湖北土老憨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共建省內唯一的柑橘技術創新中心,院長胡光燦受聘為專家委員會委員,組建了65人的技術團隊,旨在堅持以“用”為導向組織攻關,圍繞全省柑橘產業多項瓶頸問題開展科技創新研發,將對推動宜昌市乃至全省柑橘產業升級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
“11211”是開啟宜都市農業科技現代化的密碼。它以其精準的要素集成、強大的科技賦能和堅實的人才支撐為宜都市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宜昌市農科院將繼續支撐宜都市先行先試,推動整縣制科技支撐縣域農業產業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農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