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劉國富)今年來,市人社局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打造多層次、全方位就業幫扶格局,著力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順利就業保駕護航。
對接供需雙需求,搭建就業平臺。統籌市內企業崗位需求和高校畢業生就業需要,及時走訪市內重點企業,全力籌集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1200余個,以優質的就業崗位吸引高校畢業生來宜就業。持續舉辦“春風行動”“夜市招聘”“帶崗直播”等線上線下招聘會80余場,為高校畢業生和企業搭建面對面交流平臺,促進上崗就業。結合企業對人才需求,持續加大與省內外高校的對接力度,先后與貴州銅仁學院、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吉首大學等高校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并建立高校就業服務聯絡站及高校畢業生就業聯絡幫扶機制。今年組織我市企業赴省內外高校開展專場招聘會和人才政策宣講會8場,發放宜都市“樂業購房租房”等人才政策3000余份,并利用招商推介會、校友會、各類商會組織平臺大力宣傳人才政策,吸引860余名高校學子來宜就業。
推進求職新體驗,感受發展前景。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實地了解宜都強勁發展勢頭,組織貴州銅仁學院、吉首大學、湘西職院100余名師生赴我市東陽光、興發、蘇強格等重點企業和宋城·三峽千古情、清江灣文旅開發、宜都化工園等重大項目開展為期3天沉浸式體驗活動2場,現場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工資福利待遇,感受宜都就業創業氛圍。開展政策宣傳推介會和現場招聘會,宣傳推介宜都市人才政策、人文環境及發展前景,興發集團、鱘龍水街項目招聘負責人現場推介企業發展規劃及崗位需求,現場達成來宜就業意向23人,活動受到師生和企業廣泛好評。
加強政策兌現,增強發展動力。組織專班深入企業開展人才政策宣講解讀,優化經辦流程,加快兌現進度。今年發放第二批“樂業補貼”202人281.7萬元,發放企業在崗員工學歷提升獎勵879人207.9萬元,發放企業在崗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提升獎勵40人12萬元,為113名來宜穩定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發放住房補貼49.47萬元,補助資金直達個人賬戶,助力各類人才在宜就業創業、安居樂業。加大案例宣傳,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來宜就業。發揮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為吸納25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4家小微企業發放社保補貼15.44萬元。
營造優良政務環境,服務更優更細。不斷優化線上線下經辦服務,深化高效辦成高校畢業生就業“一件事”改革,推進檔案接收、政策享受、社保繳納等政策服務“打包辦”,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及時接受高校畢業生檔案1134份。設立職業指導專窗,為高校畢業生開展職業指導,合理引導個人求職預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找準職業定位,盡早實現就業。
針對519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市人社局安排專人開展“1311”就業幫扶(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職業培訓機會、1次就業見習機會),組織人社服務專員、鄉鎮勞動保障聯絡員、零工驛站等力量開展上門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開展就業幫扶,已經成功幫助實現就業276人。新增就業見習基地2家,我市見習基地達14家,吸納高校畢業生見習34人、16-24歲失業青年65人,通過就業見習幫助高校畢業生積累工作經驗、鍛煉實踐能力。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