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曹雪琳 曹曉夢)近年來,宜都市總工會積極探索共同締造“工會路徑”,推動資源向基層傾斜、力量向一線下沉。為精準回應職工需求,逐漸擴大工會服務圈層,讓職工群眾特別是“一老一小”生活品質持續向高質量躍升,在市總工會的指導下,各基層工會以“銀發課堂”為載體,科學謀劃,創新培訓服務模式,精心設計課程內容,拓展服務陣地,穩穩托起退休職工群眾美好“夕陽”。
名都社區“銀發課堂”于2023年9月正式開班,依托于社區工會微陣地開課,現設有書法室、舞蹈室、剪紙室等5個功能室,開設手工編織、心理養生學等11門課程,可同時容納100名學員上課,每天均有不同課程開班,截至目前共有261名學員報名參加,已開展培訓及各類活動百余場次,成為了退休職工群眾活動的“新地標”。
老有所學,生活有“知”也有味
為改善轄區退休職工生活品質,名都社區“銀發課堂”于2023年9月全面開班。家門口的“銀發課堂”怎么辦?退休職工們最希望開設哪些課程?大家說了算!名都社區工會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廣泛開展“圍樓夜話”,通過面對面交流、點對點征集,精準把握了轄區退休職工的需求。最終,瑜伽、舞蹈、毛筆書法、硬筆書法、手工編織、心理養生學、剪紙、太極拳(劍)、管弦樂、粘土造型、家長智慧課堂這11門課程“眾望所歸”,成為“銀發課堂”的熱門課程。
手工編織是名都社區“銀發課堂”的特色課程之一,自開班以來,學員們學習熱情一路高漲,大家跟隨著老師的講解仔細揣摩,積極動手實踐,師生配合默契,教室里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普普通通的制作材料在學員們的心靈手巧之下變成漂亮的成品,滿滿的成就感,讓大家臉上不禁綻放出喜悅的笑容?!吧鐓^‘銀發課堂’開班了,我們都感到很高興。我覺得這個課堂真的就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開設的課程也豐富多彩,離家又近,不出小區我也能學到一門手藝啦!”手工編織班的李阿姨這樣說道。
老有所樂,活動豐富又多彩
在“銀發課堂”的舞蹈班里,名都社區藝術團的一群老姐姐們又聚在了一起,她們有了免費的活動場地,既在班里當起了老師教授舞蹈技巧,又成為了同班同學共同學習新的舞蹈動作。
去年是名都社區藝術團成立20周年,藝術團歷年來的成員依偎在“銀發課堂”開展茶話會活動,觀看成立20周年紀念視頻,回憶過去一起獲得的各項榮譽,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的時光,一起像家人一樣相互幫助的點點滴滴……年過半百的“老伙伴”們潸然淚下?!般y發課堂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場所,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我們聚在一起的機會更多了!”陳阿姨感嘆道。
“退休職工之間的這種交往交流,既滿足了他們的精神與溝通層面的需求,還具有相互陪伴、相互取暖的現實意義?!泵忌鐓^黨委書記杜柯表示?!般y發課堂”作為互助養老的一種模式,為退休職工發揮自身價值創造了條件,讓他們釋放更多正能量,做出更多新貢獻,重新獲得社會關注,實現了“養”老向“享”老的轉變。
老有所為,晚年發光亦發熱
名都社區通過“銀發課堂”系統的教學計劃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員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展示自我并收獲成長?!俺鋵嵞X瓜子、打開話匣子、跳出舞步子、融入大圈子、生活有樂子”已成為他們生活多姿多彩、精神文化充盈的生動寫照。
社區依托轄區現有工會陣地資源,探索“五有”長者志愿服務模式,有效激發退休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今年以來,社區“銀發課堂”的學員們也紛紛加入其中,化身文明宣傳員、環境監督員、問題巡查員,在小區內維護停車秩序,勸導居民飛線充電、巡查樓道內的雜物堆積,勸導居民文明養犬,以實際行動為幸福社區增色添彩。這些“銀發學子”們在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展現自身價值,感受“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喜悅。
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工會工作的奮斗目標。接下來,宜都市總工會將堅持以退休職工的需求為導向,不斷豐富退休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工會“娘家”真正變成全齡共享的“幸福家”。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