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劉宜高)自宜都市政協開展“委員話水利”主題活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市上下根據協商意見建議,大力加強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域岸線管理和執法監管,全力做好“治水、管水、護水、興水”四篇文章,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而堰塘作為群眾身邊的水利設施,如何建好管好用好,既關乎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和災害抵御,也體現了在基層治理中對細分領域實施末梢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為助力全市堰塘標準化整治,年初,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提出了《關于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堰塘整治力度的建議》的提案,自此堰塘整治開始從“量”向“質”轉變。在各鄉鎮的積極響應下,共同締造理念被廣泛應用于堰塘整治工作中,村民們自發參與堰塘清淤、擴容、修復,出工出力、主動配合。
松木坪鎮茶元寺村在多方努力下,整治堰塘近100口,呈現出一片水清岸綠的景象。堰塘“美”起來了,但塘里的水資源怎么盤活,如何合理平衡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養殖,成了新問題。
6月18日,經過認真籌謀和走訪調研,宜都市政協在茶元寺村的委員工作室開展了一場“協商在一線·智潤兩江·政協委員建言農業用水權改革”協商活動。
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詳細介紹了農業用水權改革試點情況,茶元寺、金崗嶺、徐家灣等村主要負責人結合當前水權交易工作面臨的困難,紛紛發表意見建議。
據悉,宜都市按照水利部用水權改革最新要求,將在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現代化灌區建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推動農村堰塘用水權交易落地生根,為南方豐水地區推進用水權改革貢獻更多“宜都智慧”。
政協委員們結合實地調研茶元寺村前期水權改革和堰塘管理情況,圍繞推進農業用水權改革試點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要加強農業用水權知識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和社會各界對用水權改革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營造建設節水型社會的良好氛圍?!?/p>
“可以建立灌溉用水權分配維護機制,便于隨時掌握全市堰塘的使用和權屬情況?!?/p>
“建議在試點范圍內補充完善計量檢測設備,提高系統監控能力,實現精準化、數字化、智慧化管理?!?/p>
……
一條條有針對性的建議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逐漸形成。
宜都市政協副主席楊寧表示,農業用水權改革關系到農業發展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各責任單位要切實做好水權交易工作,扎實推進農業用水權改革試點。政協委員要進一步深入調研,精準建言,為農業用水權改革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