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來夢娟 王楚昊 李美玲 劉天寶)5月28日下午,“當枝松宜東”聯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圍繞“基層社會治理”主題開展現場教學活動。
學員們先后走進宜都市高壩洲鎮天平山村,清江鱘魚谷,陸城街道錦江社區、尾筆村,邊聽邊看、邊走邊議,共同探尋宜都市基層社會治理“蝶變密碼”。
在高壩洲鎮天平山村,隨處可見“微公園、微菜園、微花園、文化墻”等微景觀,果蔬與花卉交織成一幅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一步一景,景景皆宜,引得學員們紛紛駐足欣賞。在講解員詳細而生動的介紹中,學員們深入了解了天平山村積極探索“發動群眾、規劃引領、共建共治、產業富民”的鄉村治理路徑,實現了人居環境向“整潔有序、舒適宜居、鄉風文明”的蝶變升級,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世界鱘魚看中國,中國鱘魚在清江?!痹诤弊畲篦\魚養殖生產基地——中國清江(宜都)鱘魚谷,學員們實地探尋了宜都鱘魚人工養殖“秘籍”和產業低碳綠色發展之路。為助力長江大保護,宜都堅持“拆網箱不拆產業”,引領“鱘魚上岸”,建設室內工廠化養殖車間,推動了鱘魚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到錦江社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員們沿著零工驛站、航空航天科普館、青社驛站等一路參觀、一路學習,近距離、沉浸式感受錦江社區開展“共同締造”的階段性成效。據悉,錦江社區以共同締造理念為載體,以居民群眾為主體,堅持力量聚合、資源聚合、服務聚合,探索出“著力構建熟人社會、高效響應群眾訴求、善于推動群策群力”的治理新經驗,形成了共謀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圍。
“近幾年,我們堅持激活末梢優服務、立足產業抓發展,緊盯鄉風強治理,實現了村民問題全部調解,人情風有效遏制,村民參與熱情極大提升……”說起村里的變化,尾筆村黨委書記黃攀虹最有發言權。近年來,在“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理念的引領下,尾筆村以家庭文明誠信檔案體系建設為抓手,創新“123”鄉村治理新模式,持續提升村風民風,有效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
“宜都市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實、成效顯、經驗多,對‘當枝松宜東’五地聯盟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借鑒意義,值得認真學習并消化吸收?!爆F場教學結束后,學員們紛紛點贊宜都市基層社會治理結出的累累碩果。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