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楊高偉 朱傳奇 張倩)“我是下午在小區群里看到了網格員推送的關于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費的提醒,就趕緊下載了‘楚稅通’,按他們發的流程完成了社保和醫保繳納,確實方便!”4月26日,陸城街道都市一號5號樓業主李先生說道。
當天下午4點鐘左右,市稅務局社保非稅股擬定靈活就業人員2024年度社保繳費提醒事項,通過該局征管股(稅費共治辦公室)傳遞給財源建設服務中心,隨后,全市1010名網格員同步轉發該條提醒事項到網格員圈群和朋友圈。30分鐘左右,覆蓋全市所有社區和村組,成為宜都市政府加強稅費共治、推進財源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據了解,宜都市2022年將“推進綜合治稅機制”納入了宜都市財源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3年,為規范和加強稅費共治,推動財源建設,市政府以“思想共識、力量共聚、機制共商、財源共建、信息共享、稅收共管、責任共擔”為目標,搭建財稅信息平臺,建立稅費共治機制。經過多輪商議調整,印發了《宜都市稅費共治實施辦法(試行)》,全市38個市直單位、10個鄉鎮(街道)和具有社會管理職能的其他組織成為稅費共治單位。供水(電、氣、熱)、交通、通信、金融、保險等公共服務企業及中介機構、行業協會、融媒體等部門成為稅費共治關聯單位。細化了共治單位和關聯單位職責,形成部門協作、社會協同、公眾協助、信息協力的稅費共治新格局。2024年1月,宜都市將市財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稅費共治工作領導小組、市提升納稅人“非常滿意”度工作領導小組、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四辦合一”,成立宜都市財源建設服務中心并明確了稅費共治基本職責、部門職責、鄉鎮職責和國企職責,落實《稅費共治信息共享清單(第一批)》221項,納入全市目標管理綜合考核評價,實現稅費共治和基層綜合治理“兩網合一”。
到目前為止,通過稅費共治機制,宜都市財源建設服務中心12次推送稅務部門信息,涵蓋稅費申報、個稅匯算清繳、數電票開具提示、新電子稅務局上線、滿意度和第33個稅收宣傳月等內容。走訪鄉鎮17次,培訓稅費共治人員8場300多人次。累計整合全市47個部門、鄉鎮的涉稅涉費信息資源91萬多條。完成風險應對稅收收入2.59億元,入庫建安稅收收入2.24億元。
接下來,財源建設服務中心將組建化工園區、鱘龍灣文旅、國企三個財稅服務組,按照“政策找人”輔導方案書,為企業提供“一戶一策”貼心稅費服務,以“一企一檔”全程跟進企業發展。實時推送稅費、金融等政策紅利賬單,暢通訴求表達、權益保障渠道。針對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建議,做好配套項目建設過程中建安行業稅收管控等。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