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曾舒琦)萬里茶道,土漢交融。最美田園,人文福地。湖北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種植茶葉,在本世紀初達到高峰。1.5萬名茶農的辛勤耕作,培育出了3.2萬畝天然茶園,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茶葉的含鋅量高達60毫克/千克,催生出了“宜都天然富鋅茶”這一優質地理標志產品。
但近年來,由于茶業機采及過度采摘的影響,茶葉品質逐年下降,全鄉高檔茶的比率萎縮不少,更多的茶企及小作坊已轉向胚茶的制作,該地理標志的集體商標使用人逐漸減少。作為天然富鋅茶的核心產區潘家灣,茶產業發展走向何方?如何擦亮“宜都天然富鋅茶”這塊金字招牌是潘灣人民必須做出的選擇。
“潘灣茶產業轉型發展任重道遠,但行則將至。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明確方向,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以“宜都天然富鋅茶”這一品牌為依托,充分挖掘其商業價值,嚴控品質,同舟共濟、抱團發展,力爭我鄉茶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無公害天然富鋅茶葉協會新任會長李祖兵在協會換屆選舉暨第三屆一次會員大會上慷慨激昂地發出號召。宜都市市場監管部門極力扶持,鄉黨委政府給予大力支持,成功邁出了擦亮“鋅”品牌的第一步。
為更好的維護、管理、使用“宜都天然富鋅茶”這個地理標志商標,同時為協會省下商標代理機構代辦的費用,潘家灣市場監管所組建知識產權服務團,及時主動提供上門服務,現場對協會的用戶網上注冊進行了現場指導,并進行了商標權利人數字證書的申請,網上的資料的提交。待數字證書申請成功后,又再次上門進行集體商標網上變更使用管理規則以及集體成員名單的業務指導。
“每個人對‘宜都天然富鋅茶’這個地理標志商標的商譽都負有重要的維護職責和義務?!币硕际惺袌霰O管局知識產權股副股長張玖德表示。從宜都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工程示范市以來,宜都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潘家灣市場監管所結合日常監管,嚴格規范生產加工過程以及商標的使用,在面對“宜都天然富鋅茶”的低谷瓶頸時,該所工作人員更是挺身而出,主動服務,確?!耙硕继烊桓讳\茶”這一地理標志永葆鮮活,為潘家灣土家族鄉“十四五”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動力。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