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王超 章玉蓉)聶家河鎮鄧家橋村以全省統一戰線“同心聚力·共同締造”工作為抓手,探索施行“找、聚、用”鄉賢賦能“三字工作法”,凝聚鄉賢智慧力量,破聚力之局、克發展之難、連群眾之心,在全村形成“鎮村主導、鄉賢主事、群眾主體、共同締造”“三主一共”實踐創新模式和“三灣工作法”等一批先進典型經驗,為和美鄉村建設、流域綜合治理、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巧用“三字訣”,激發鄉賢新活力
“找”準鄉賢。建立找準鄉賢“4321”流程體系,以灣落為單元,通過個人自薦、賢達引薦、群眾舉薦、組織推薦等渠道,以及灣組會議、班子會審、代表會定等流程,精準摸排登記各類鄉賢79名。
“聚”攏鄉賢。精細落實聚攏鄉賢“四個一”措施。規范建成村級鄉賢理事會;高標準打造鄧家橋村鄉賢館等4個鄉賢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為一批貢獻突出、業績顯著、帶動性強的“最美鄉賢”建立鄉賢榮譽榜;建立完善鄉賢隊伍建設、日常管理、理論學習、活動開展、關心關愛、作用發揮、表揚激勵等制度體系。
召開鄉賢懇談會
“用”好鄉賢。按照注重實際、操作性強、普遍接受原則,充分征求鄉賢意見,精心制定每季度開展一次灣落走訪、每年提出一條發展建議、每人聯系一個發展大戶、共同興辦一批好事實事“四個一”活動方案并有序落實,解決了一批村民急難愁盼問題。
鄉賢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探索 “三主一共”,畫好最大“同心圓”
鄧家橋村將鄉賢力量精準運用到共同締造方方面面,探索形成“鎮村主導、鄉賢主事、群眾主體、共同締造”“三主一共”鄧家橋村實踐創新模式,有效凝聚村民合力,畫好鄉村振興最大“同心圓”。
鄉賢為村級鄉賢館建設捐贈資金
實施 “三灣”工作法,鄉賢助力“軟治理”
始終秉持“五共”理念,組織鄉賢深入鄉村灣落,主持召開灣落屋場會、鄉賢議事會、振興懇談會,解決群眾需求,提升治理效能。發動鄉賢牽頭組建全村“四會一隊”,構建橫向到邊的鄉村治理工作體系??偨Y鄉賢善治工作經驗,形成“搭建灣平臺、開展灣議事、實施灣治理”同心聚力·共同締造“三灣”工作法,有力激發鄉賢參與共同締造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成就感。
鄉賢參與灣落議事
凝聚“鄉賢+”力量,跑出振興“加速度”
以“同心聚力·共同締造”為抓手,以鄉愁鄉情為紐帶,引導鄉賢群體發揮自身優勢,服務鄉村建設、鄉村發展和鄉村治理,共同書寫鄧家橋村高質量發展華美樂章。
鄉賢助力鄉村建設。廣大鄉賢以“鄉賢助力·點亮鄉村”實踐活動為抓手,為村級道路捐贈路燈95盞,為鄉賢館等陣地及基礎設施建設捐贈資金100余萬元,共同興辦村級實事項目11個。
鄉賢捐贈的太陽能路燈
鄉賢助力鄉村治理。鄉賢主持召開灣落會21場次,收集整理村民問題困難和意見建議120余條,解決群眾訴求79個,主導開展文藝文化活動16場次。
表彰先進典型
鄉賢助力鄉村發展。充分發揮鄉賢群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資源豐富等優勢,有力推動智力回鄉、資金回流、信息回傳,引進建設農業產業項目4個,流轉土地300余畝,幫助集體增收30萬元/年,帶動全村近200戶村民增收致富,幫助村民銷售柑橘、茶葉、糧油、蜂蜜等農產品近100萬元。
鄉賢肖建華帶頭發展糧油產業
在鄉賢群體的引領帶動下,鄧家橋村全體村民團結一心、開拓奮進,描繪出了“山水田園繞村郭、累累碩果掛枝頭、鄉風文明惹人羨、和美鄉村入畫來”的鄉村振興幸福圖景。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