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大愛 播撒希望
讓在絕望中等待的人們看到曙光
有一種善舉 迎向新生
從此化天各一方為血脈相連
這種行為讓生命突破了生與死的藩籬
這就是器官捐獻
一、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倡議書
二、如何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
1
微信登記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公眾號”
點擊志愿登記,按照要求步驟填寫姓名、身份證號
居住地填寫宜都市
2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
依次選擇我要登記、志愿登記
(地址選擇宜都市)
3
現場登記
前往宜都市紅十字會現場登記
地址:宜都市陸城街辦城河大道189號衛健局院內
電話:0717-4842573
三、人體器官捐獻知識普及
1
人體器官捐獻相關問題解讀
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蛏拔幢硎臼欠窬璜I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2
什么是遺體捐獻?
遺體捐獻是公民逝世后,將遺體以自愿、無償的方式捐獻給醫學院,用于醫學教學、科研等。
3
哪些器官可以捐獻?
可捐獻器官主要為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4
器官捐獻者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①捐獻者身份明確且達到潛在捐獻狀態;
②潛在捐獻者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原則上沒有傳染病、沒有癌癥(除原發性腦腫瘤)都可以捐獻器官;
③捐獻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最終能否捐獻由醫學專家評估后確定。
5
捐獻器官相關流程?
①當生命不可挽救時,如果本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器官,可啟動器官捐獻程序;
②首先要經過嚴格的醫學評估,如果適合器官捐獻,我們將核實志愿登記信息,同時將征求家屬意見,如果家屬不同意,將不能進行器官捐獻;
③無論本人生前是否是器官捐獻志愿者,都要以書面形式征求家屬意見。直系親屬(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體器官捐獻確認登記表》上共同簽字確認,或委托代表簽字確認;
④達到捐獻狀態,要經過死亡判定專家按照嚴格的死亡判定標準及程序做出死亡判定;
⑤器官獲取醫生根據捐獻意愿,在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實施器官獲??;
⑥獲取的器官由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分配給器官衰竭患者進行移植;
⑦醫生會仔細縫合恢復遺體原貌,在場全體人員默哀緬懷捐獻者。
6
因器官捐獻而產生的費用
需由捐獻者家人承擔嗎?
凡捐獻者去世后因器官捐獻而產生的費用,均無需家屬負擔。
7
只同意捐獻某個器官而非全部器官,
其它器官會被摘取嗎?
公民逝世后啟動捐獻程序,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會與捐獻者直系親屬書面確定捐獻意向,器官獲取手術過程中,醫生將在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嚴格按照捐獻意愿獲取捐獻器官。
8
捐受雙方是否可以了解對方信息?
根據國際慣例及我國現行政策,在捐獻者和接受者之間采用雙方互不知曉信息的“雙盲原則”。醫護人員不會透露雙方姓名和個人資料,以避免當事人不必要的困擾,即使進行相關宣傳,也要征得家屬同意。如果捐獻者和接受者雙方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會告知捐獻者家人有關器官接受者移植手術后的進展,并且可擔任“捐”與“受”雙方的聯系,傳遞關懷。
9
捐獻者家屬可以獲得經濟報酬嗎?
我國人體器官捐獻遵循“無償原則”,反對任何以獲得經濟報酬為目的的器官捐獻。捐獻者家屬可以接受來自社會的人道慰問和困難救助。
10
捐獻器官是否可以
指定給某位特定人員?
每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捐獻的器官根據國家器官分配和共享政策,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公平、公正進行分配,將會分配給最適合的器官衰竭患者。
11
器官捐贈人家屬有什么權益?
①為鼓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同一分配層級內符合以下條件的移植等待者,在排序時將獲得優先權: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者的直系親屬、配偶、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登記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3年以上;
②紅十字會向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頒發捐獻榮譽證書;
③建立捐獻者紀念設施、紀念網站,提供緬懷場所,組織開展悼念活動。
12
捐獻意愿可以改變嗎?
如果您的捐獻意愿發生改變,隨時可以變更或撤銷捐獻志愿登記。
13
簽署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
一旦遇上意外,
醫護人員會放棄救治嗎?
拯救生命是每個醫護人員的天職。器官捐獻是所有搶救措施都無效失敗,當生命無法逆轉,醫護人員與家屬討論死亡時才會被提出,所以曾表示過器官捐獻的意愿絕對不會影響到應有的救死扶傷的醫療宗旨和服務。只有患者被醫生證實死亡后,才會考慮是否適合捐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