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網絡聚焦

    網絡聚焦

    多重用藥多斟酌,防范風險保安康|全國“敬老月”
    發布日期:2023-10-23 來源:健康中國 編輯:宜都融媒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退,老年人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大大增加。一項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研究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者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其中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占比高達43.6%。

    多重用藥有風險

    多重用藥通常是指一個患者用藥品種數≥5種。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存在多重用藥與更高的用藥風險相關。

    一方面,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及生理功能的衰退引起藥物代謝能力降低,對藥物的耐受性降低,提高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另一方面,隨著合并使用藥物種類的增多,不同藥物彼此間產生不利的相互作用風險也會增加。

    同時,由于老年人記憶、認知功能的減退,用藥數量、種類的增加也容易增加患者抵觸情緒,降低其用藥依從性,從而增加漏服、錯服、誤服等用藥錯誤事件的發生。

    正確用藥多留意

    第一,正確認識用藥的目的,避免擅自停藥和擅自用藥。

    慢性病的治療并不像急性疾病那樣經過對癥及對因治療癥狀好轉即可停藥。慢性病用藥是需要長期使用以維持身體正常運行,防止疾病進展或是預防復發。

    如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通常會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通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預防血栓形成堵住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的血管導致梗死。如果患者因為覺得“胸不悶了,頭也不暈了,沒必要吃了”擅自停藥,會大大增加疾病復發風險。

    老年患者正確清楚地認識自己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藥物的用藥目的,可以提高用藥依從性,降低因不重視或錯誤認識而擅自停藥帶來的疾病復發或加重風險。

    同時,也不能盲目聽信街坊鄰居或親朋好友的“病友寶貴經驗”擅自用藥,不輕信民間偏方、秘方,不亂用保健品,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相互作用。

    第二,合理安排用藥時間,避免漏服或多服。

    多重用藥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現忘記吃藥造成漏服藥物,或是忘記吃過藥了而又服用,導致多服藥物的問題。對此,大家可以將每日用藥整理出一個時間表,貼在家里醒目的位置;也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習慣安排服藥時間;或是借助“鬧鐘+藥盒”的模式,提醒自己服藥。家屬也要留意老年患者的用藥情況,共同安排用藥時間和實施措施,必要時定期檢查藥盒,以監督老年患者按時按量服藥。

    第三,正確用藥,避免無效服藥。

    有的藥物或因為藥物本身的特性,或因為所治療疾病的特點,在合適的時間用藥既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又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例如,正常情況下,一天血壓波動會在早晨達到高峰,夜間達到最低,所以長效降壓藥通常是建議早起測量完血壓后就服用,但一部分血壓波動不規律的患者,則需要根據血壓的峰值時間調整用藥時間,以實現平穩降壓。

    有的特殊劑型要正確使用才能發揮其優勢,如被做成“腸溶片”或“腸溶膠囊”等劑型的藥物通常需要在空腹時或者在飯前半小時整粒服用,以保證藥物盡快到達腸道釋放,減少在胃內滯留時間。服藥時應該整粒吞服,嚼服會破壞藥物僅在腸道溶解釋放的效果,還可能會增加胃損傷的風險。

    第四,監測用藥后出現的改變。

    用藥期間,應當養成自我監測的習慣,不僅是針對療效進行記錄,還要注意身體其他的改變。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還可能會導致一些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問題,我們稱之為藥物不良反應。老年患者應及時發現和記錄用藥期間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并及時反饋給醫務人員,供醫務人員評估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第五,有病看醫生,問藥找藥師。

    合并多種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往往需服用多種藥物。不同藥物之間存在有害的相互作用是影響老年人用藥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老年患者或家屬不了解所用藥品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是覺得上述要點過于復雜、專業,無所適從,可以到醫院藥學門診尋求藥師的幫助。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