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網絡視聽 > 新聞播報

    新聞播報

    為民服務解民憂 社會救助暖民心
    發布日期:2024-12-05 來源:宜都融媒 編輯:宜都融媒體

    宜都融媒訊(記者 熊婷婷)作為我市第一個鄉鎮綜合救助服務試點,五眼泉鎮綜合救助服務站自今年8月建成投用以來,通過多元多維救助模式,為困難群眾打造了一個“診療式”救助平臺,提供綜合高效的救助服務。

    近日,一場幸福餐活動在響水洞村舉辦,五眼泉鎮綜合救助服務站的社工們為村里的困難老人測血壓、理發、做飯。

    其實,諸如此類的活動救助站經常開展,他們還會為不便出門的老人提供代買代辦、上門義剪清潔、募集物資等服務。

    該站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線上數據比對+線下主動摸排”雙線工作機制,借助大數據比對、網格化摸排、鐵腳板走訪,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摸排、調查、核實,由傳統的困難群眾主動申請救助、救助站被動受理發展到主動發現、及時救助,實現社會救助工作由“人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人”,確?!皯1M保、應救盡救”。

    “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給予相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基本生活救助,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人員,及時開展急難救助,同時與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政策有效銜接,共同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蔽逖廴偩C合救助服務站工作人員廖興艷進一步解釋道。

    同時,救助服務站與宜都市紫薇社工中心聯系,派駐3人為群眾提供政策解讀、低保申報等服務,配合完成社會救助對象信息錄入、核查走訪等相關工作,為困難群眾尋求社會幫助提供有力支持。

    廖興艷說,當有困難群眾來到救助站,只需要掃描一個“鄂匯辦”的二維碼,再填寫相關的資料即可,“我們是一站式服務、多部門聯動,簡化辦理流程,讓群眾少跑腿,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便利?!?/p>

    針對特困老人的不同需求,救助服務站建立了自理、輕度失能、半失能三個級別的特困人員分類管理機制,分別提供每月4小時、6小時和8小時的居家照料服務,實現救助模式的精準化、類別化及個性化。截至目前,五眼泉鎮綜合救助站為困難群眾提供物品代購8次、助醫助潔5次、協助就醫1次、探訪精神慰藉30次,鏈接社會慰問物資價值5000余元。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