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聞玉強 通訊員黎文來)1月25日上午,宜昌市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宜都市舉行。宜都共有3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5.6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及以上項目 7個。
作為本次集中開工活動的主會場,宜化楚星整體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115億元,占地1400畝。由宜化集團全資子公司湖北宜化楚星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打造,項目落戶長江1公里以外的宜都化工園區,分兩期建設。
項目一期將搬遷建設原楚星化工磷銨及配套裝置,新建年產10萬噸精制磷酸、10萬噸磷酸二氫鉀等精細磷化工項目,預計2025年7月投料試生產,楚星公司現有裝置計劃在2025年6月底關停、去功能化。二期項目將建設鈉電儲能及新能源新材料項目。預計全部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利稅16億元。
據悉,該項目是宜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的收官之作,也是宜都加快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磷化工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重要之舉。
湖北宜化楚星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劍介紹,升級改造項目是在以肥料產業為主的傳統磷化工基礎上進行了產業升級,加入了精制磷酸和下游鈉電極新材料等相關產業,進軍新能源產業領域。同時,在傳統產業上,又加入了高效的全水溶復合肥料以及磷酸二氫鉀,這些產品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我們實現了整個磷資源的梯級化高效利用。
林劍說,改造項目全面引進了全國最先進的節能技術以及節能設備,如硫酸裝置,引進目前最先進的透平風機以及抽背式的氣凝機組,讓硫酸的產出率提升了20%,蒸汽發生的效率也提升了25%,僅僅在硫酸裝置上,可節能創效1.1億元。此外,智能化建設也是改造升級的重點環節,全面引進智能倉儲系統,智能磅房,智能裝車系統,以及全平臺智能經濟運行系統,最終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經過測算,全部投產后,企業的人均產值將提升兩倍以上。
據了解,在宜都市委、市政府支持配合下,僅用一個半月時間就完成了90%房屋、土地的征遷工作,為項目開工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展現了宜都的誠意和速度。
當前,宜都市正處于城市能級加快提升,產業轉型加快推進,功能品質加快完善的關鍵時期。此次開工的項目投資大、結構優、帶動強,將為宜都市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宜都市委書記譚建國表示,宜都將以此次項目開工為契機,推深做實“四個重大”工作落實機制,以高質量的項目建設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在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當先鋒打頭陣,為宜昌建設“典范城”、打造“世界級”貢獻宜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