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清江天龍灣國家濕地公園。周星亮 攝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22日電 (郭曉瑩 朱燦義)“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40億元,增長33%,再創歷史新高。躍居賽迪全國百強第63位、中國工業百強第51位,連續兩年位居湖北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一類縣市第一?!痹?2日舉行的宜都市兩會上,該市市長夏明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宜都市位于長江中游南岸,長江、清江在此交匯,素有“三峽門城”“兩江明珠”的美譽。宜都市擁有長江岸線約50公里,為全面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該市整治取締非法港口碼頭74個,騰退長江岸線11公里,復綠面積6萬平方米,長江沿線27家化工企業全部“關改搬轉”。
宜都搶抓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機遇,高標準建設宜都化工園,推動化工產業蝶變升級,綠色發展。圍繞打造大健康和新能源兩大千億產業集群,宜都加速推進盛虹海格斯新能源、百杰瑞高純鋰鹽、興發醇基新材料、中電建光伏等百億級綠色產業項目,產業能級不斷提升;搶占新能源賽道風口,先后引進正極材料、電解液、各類添加劑、正極鋁箔等17個項目,鋰電池產業鏈閉環加速形成;醫藥產業異軍突起,一二三產業快速融合,“醬草柑茶”成為宜都的嶄新名片。
雨后的宜都清江天龍灣云霧繚繞、水天一色。曹禮達 攝
與此同時,宜都推動節能降耗,率先完成區域節能評估報告編制,對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準煤以下的非六大高耗能行業實行告知承諾制。宜都化工園建成占地200畝的大型危廢處置中心,日污水處理量達到4萬噸。園區智慧管理中心投入運營,可隨時監測園區環境動態?;@成為全國門類最齊全的精細磷化工產品生產基地,躋身“國家綠色工業園區”行列。
2023年,宜都生物醫藥、精細化工、裝備制造三大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生物醫藥產值增長38.6%,裝備制造獲評湖北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區D級創建通過省級驗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3%。
宜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該市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全面落實雙碳戰略,有序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加快建設“無廢城市”。加強磷石膏全鏈條閉環管理,嚴厲打擊違法轉運傾倒行為。拓寬磷石膏綜合利用場景,推動盛虹海格斯200萬噸/年無害化處理、磷石膏新型建材產業園一期等項目開工建設,確保磷石膏資源集中庫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完工,楚星100萬噸/年無害化處理、鄂中100萬噸/年凈化、磷石膏基復合材料用于老虎洞礦山生態修復等項目建成投用,確保綜合利用率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