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明珠”宜都市。宜都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22日電(郭曉瑩 朱燦義)宜都市九屆人大四次會議22日開幕,該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搶抓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以流域綜合治理統領四化同步發展。
宜都位于長江、清江兩大一級流域交匯之處,境內有近150公里長江清江漁洋河岸線,是三峽水庫向下的第一個縣市,也是重要的三峽生態屏障。
中華秋沙鴨現身宜都。唐萬鈺 攝
近年來,宜都以流域綜合治理守牢發展底線,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探索流域綜合治理宜都模式,打造長江流域綜合治理關鍵節點。該市編制了全市流域綜合治理地圖,全面推進長江、清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推進長江干流堤防提檔升級和岸線修復,提升城鄉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嚴控農業面源污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該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以長江、清江、漁洋河、九道河、大溪等五大水域為重點,統籌實施一系列生態保護重點項目,持續鞏固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成果,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長江、清江、漁洋河流域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中華秋沙鴨、黑鸛等珍稀鳥類頻頻現身。2023年,宜都水質斷面達標率100%,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試點通過國家整體驗收,獲得優秀等次。
宜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該市2024年將全面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堅持“流域統籌、單元控制、底線保障、系統均衡”,加快長江宜都段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兩江一河(長江、清江、漁洋河)”區域綜合治理PPP等102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新橋河、大溪等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和清江、漁洋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守牢流域安全底線,統籌推動四化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