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宜都

    媒體宜都

    【三峽日報】高擎民主團結旗幟 彰顯政治協商優勢
    發布日期:2024-01-08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宜都融媒體

    ——宜都市政協助力建設共富共美現代化新宜都

    亮點工作巡禮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的關鍵之年。宜都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畫大“同心圓”凝聚共識,圍繞中心發揮作用,突出特色服務大局,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在發揚民主、增進團結、推動發展等各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深刻把握大局,確保黨委決策落地有聲


    2023年初,省委、省政府編制實施《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宜昌市委、市政府立即安排部署。宜都市委九屆四次全會作出具體安排,宜都市政協第一時間將“流域綜合治理”納入重要協商議題,謀劃開展“協商在一線·智潤兩江·委員話水利”主題活動。

    全體委員分為6個調研組,歷時5個月,通過“查、訪、聽、學”等方式,實地踏勘河流32條、各類水利設施和項目56處,召開各類座談會21次,與600多名群眾座談,收集相關問題44類98個。6月下旬,組織政協委員赴廣東省化州市、高要區、鶴山市,考察學習城鄉供水保障、農業灌溉體系、水環境保護等方面先進經驗。

    在廣泛調研、反復論證基礎上,圍繞流域綜合治理,形成了“1+6+1”調研成果,即“1份綜合調研報告、6份子報告、1部專題片”,為宜都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思路和務實管用的辦法。

    此外,聚焦市委重大決策,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聽取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全面從嚴治黨、共同締造等工作情況通報,提出的建議得到采納和落實。

    聚力強產興城,充分發揮政協在高質量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宜都市政協始終聚焦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助力宜都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

    宜都市政協將“高質量建設宜都科創先行區”作為重要協商內容,提出的系列建議,有力推動宜都躋身全國首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之列。

    為推動落實《宜都市“賦能制造”五年攻堅行動方案》,宜都市政協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開展主席會議視察,提出的建議被職能部門迅速實施,助力全市培育出“小巨人”企業44家。開展“裝備制造產業創新發展”一線協商,推動相關企業達成了成立產業商會、搭建服務平臺、整合優勢資源、實現抱團發展、促進合作共贏的共識。

    緊盯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畜牧產業健康發展”“全市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等課題,采用內察實情、外學先進的方式,深入重點企業、鄉鎮、單位開展專題調研,提出合理建議,推動相關產業跑出“加速度”。

    堅持為企業蓄勢賦能,充分發揮社情民意直通車作用,《關于協調支持東陽光旗下兩家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議》得到宜昌重視,宜昌、宜都兩級共同努力為企業籌得混改資金9億多元,有效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兑嘶葔A裝置搬遷后對我市化工產業鏈的影響》引起宜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助推了該市化工產業布局優化。2023年被宜昌市政協表彰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進單位”。

    聚焦民生實事,彰顯人民政協本質屬性和核心內涵


    宜都市政協始終堅持自覺站穩人民立場,深入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廣泛開展基層協商,持續擦亮“一線協商·智潤兩江”品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

    宜都市政協黨組成員積極作為,指導各鄉鎮(街道)活動組圍繞“老舊小區改造”“鄉村道路亮化”“水旱災害治理”等方面,開展20余場協商活動,助力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圍繞“全域公交”開展主席會議視察,委員建議得到有效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適老化”新舉措、“萌萌巴”迷你公交等備受歡迎,在全國縣級市首創65歲以上城鄉居民刷身份證免費乘坐城鄉公交。

    圍繞公共衛生服務進行協商式監督,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助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和“三甲醫院”創建,全面提升宜都市醫療服務能力。

    針對老齡化問題,深入職能部門、社區、群眾走訪調研,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參考。

    充分發揮政協監督作用,全年專項督查民生項目25個,督促整改問題15個,切實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彰顯人民政協的智慧和力量。

    主席筆談

    凝共識集眾智聚合力  抓團結促民主開新篇

    宜都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張紅新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建設共富共美現代化新宜都貢獻政協力量,以宜都一域為宜昌全局添彩。

    堅持“一個核心”,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將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優勢和作用。自覺接受市委領導,聚焦共富共美現代化新宜都建設,主動履職、競進作為。

    履行“三大職能”,切實將協商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聚焦市委決策,圍繞流域綜合治理、城鎮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強縣工程等重點工作,深入開展協商議政,助力“治水、繪城、綠產、聚人”走深走實。強化跟蹤問效,針對水利設施建設、新能源產業鏈培育、城市防洪建設等,視察前期協商成果轉化落實情況,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圍繞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改革、城市數字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省、宜昌改革試點任務,廣泛開展專題調研,推動決策參考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

    建強“兩支隊伍”,全面提升參政能力和建言水平。把提升“兩支隊伍”履職能力作為重要抓手,堅持學好用好黨的創新理論,持續鞏固第二批主題教育成果,以一流標準、一流作風、一流業績深化自身建設。指導各鄉鎮(街道)活動組,圍繞民之所盼,開展一線協商活動,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續擦亮“一線協商·智潤兩江”協商議事品牌,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上水平、有特色。

    一線協商解民憂

    用好協商“金鑰匙” 傾聽民意解難題

    “誰不想環境變好點?可是附屬屋拆除了,我沒有能力修復。如果能把拆違后的陽臺修復,我馬上拆除搭建的小平房?!?/p>

    “希望給我們改造點活動空間,讓我們能跳跳廣場舞,夏天乘乘涼?!?/p>

    ……

    6月8日,宜都市政協陸城街道活動組組織的一場“助力老舊小區改造”協商活動在解放社區舉行。

    事情緣于半年前的一次走訪。2022年底,政協委員鄧莉、吳素英在解放社區下沉走訪時,了解到原市一建公司職工住宅樓存在安全隱患。因年久失修,屋頂垮塌漏雨、排水不暢阻塞、亂搭亂建較多、墻面風化掉落,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和安全。

    為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政協委員通過社情民意向市政府反映群眾訴求,得到了職能部門的重視。小區被納入今年的改造計劃,年初施工隊伍進場實施改造。

    今年5月,政協委員鄧剛到小區回訪時,卻發現改造停工了,小區地面被鏟了,到處坑坑洼洼,積水遍地,線路亂牽亂掛。

    “按照改造方案,施工單位負責拆除違建,但有幾戶生活困難的居民對拆違有抵觸情緒,怕拆違后無力修復,影響到日常生活;關于飛線問題,施工方想按全市計劃統一整治,擔心改造好后又要牽線,影響改造效果……”解放社區黨委書記陳永紅無奈地說,施工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溝通不暢,導致施工進度緩慢,雖經社區多次調停,但效果不甚理想。

    一件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怎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宜都市政協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將“助力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點協商課題,交給新成立的陸城街道政協委員基層工作總站。

    陸城活動組組織委員和社區干部一道,走訪居民群眾,了解群眾最真實的心聲、最迫切的愿望;走訪職能部門、施工單位,咨詢政策,尋求理解,探索群眾訴求和矛盾糾紛的“最優解”。經過多輪走訪調研,終于使雙方達成共識,促成了協商活動的開展。

    協商活動中,會場氣氛熱烈和諧。各方互相體諒,互相支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共同出主意想辦法,矛盾和癥結在包容諒解下迎刃而解,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順利出爐,一時間掌聲雷動。

    宜都市政協舉行“一線協商·智潤兩江·委員助力小區改造”協商活動

    委員履職記

    政協委員劉蜀娟:“宜紅委員”為初心踐諾

    政協委員劉蜀娟分享履職心得

    茶葉是宜都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宜都市政協圍繞宜都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組織開展“委員話茶鏈”主題活動,為提高茶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建言獻策。

    “‘宜紅’作為中國三大紅茶之一,其品牌的宣傳推廣還不夠有力,在品牌影響力、競爭力和大眾認可度上,同祁紅、滇紅等相比差距較大?!币硕际械诎藢?、九屆政協委員,宜昌市第七屆政協委員劉蜀娟在活動調研中發現該問題后,建議統籌市縣兩級資源共同發力,充分挖掘宜紅茶文化,從當代人的視角對紅茶文化和功效進行研究,并通過網絡平臺宣傳推介,讓紅茶文化和紅茶品牌深入人心,大力發展“以文為魂、以茶為基、以旅為形”的新型茶文旅融合新業態。

    她深知文化營銷是高手過招,于是發揮自己文藝專業特長,主動請纓,精心策劃,不顧酷暑翻山越嶺,走進茶園、茶莊、車間,以代言人的身份出鏡拍攝短片。該宣傳短片一經播出,社會各界好評如潮,她也被不少茶農贊譽為“宜紅委員”。

    立足本職善作為。作為宜都市文化館館長,劉蜀娟更是滿腔熱忱在崗位上建功立業,踐行為群眾文化服務的錚錚諾言。該館躋身國家一級文化館,被中宣部表彰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她組織編創的表演唱《打銀鎖》獲得全國第十八屆群星獎,本人入選湖北省文聯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庫?!皠⑹窬晡璧腹ぷ魇摇闭绞谂瞥闪?,成為宜都市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

    建言獻策不停歇。去年3月,圍繞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宜都市政協組織開展了全市公共體育設施“體共體+”專題調研。她廣泛收集各方群眾對免費開放公共體育場館的意見建議,提出了統籌項目建設、創新服務模式等4個方面10條建議。調研報告很快得到相關領導高度重視,在全市統籌下,一年后,全市55個體育場館全面實現全天或分時段免費開放,市民體育健身圈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

    “當委員就要把履職作業寫在群眾的認可里?!眲⑹窬暾f,她將一往無前永不懈怠,兢兢業業履行初心諾言。

    (來源:三峽日報)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