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持續擦亮“磁鐵支部”“五強書記”黨建品牌
宜都市對“磁鐵支部”“五強書記”進行命名表揚
橫沖村百畝牡丹花基地
天平山村景家大院小節點改造
亮家垴村湖心村落灣落治理一角
清江社區江家大堰小區綻放新姿
宜都全貌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像吸鐵石一樣把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em>
作為全國百強縣市的宜都,在抓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黨建引領,持續擦亮“磁鐵支部”“五強書記”黨建品牌,要求基層黨支部要像吸鐵石一樣,凝聚班子力量,為人民群眾服好務;黨支部書記要圍繞“黨性強、服務強、帶富強、理事強、自律強”標準,爭當“五強書記”,當好發展“頭雁”。
近日,記者走進王家畈鎮橫沖村、高壩洲鎮天平山村、陸城街道亮家垴村、陸城街道清江社區,訪群眾、看變化、談發展,探尋“磁鐵支部”“五強書記”所在村(社區)高質量發展的黨建“密碼”。
做活“花經濟”,敲開致富門
“橫沖村的牡丹花俏銷云南花卉市場?!苯?,這個消息在王家畈鎮橫沖村不脛而走,村民奔走相告。
一個過去以種莊稼為主的偏遠鄉村,緣何與花卉大省云南結出“花緣”?
“這得感謝吳書記,是在他的組織帶動下,我們才得以走上種花致富這條路?!睓M沖村民王海充滿感激地說。
村民口中的吳書記,指的是橫沖村黨總支書記吳界,這位58歲的老書記,在村里“當家”近二十年,是今年宜都市委組織部選評的“五強書記”。他以村為家,為村域經濟發展、村民致富增收殫精竭慮,如老黃牛般耕耘山鄉大地。
在看到村里有人種植鮮花致富后,吳界覺得,可以將這個產業擴展到全村,帶動更多村民發“花財”。說干就干,在帶領村“兩委”班子到云南、山東、陜西等花卉種植大省考察后,最終確定了“打造花香橫沖、致富橫沖人民”的發展思路。很快,在他的主導下,橫沖村百畝鮮花基地雛形初具,主要種植市場需求量大的牡丹、芍藥品種,村集體利用閑置土地種植50畝,村民零散發展50畝。
“牡丹全身都是寶,鮮花可賣錢,花籽可榨油,花根還可當作藥材出售,畝產值可達5000元左右?!眳墙缃榻B,按全村100畝計算,每年可為村集體及村民增收50萬元以上。另外,村里種植的10畝芍藥預計可創收20萬元以上。
“吳書記是個為民辦實事的人,近60歲的人了,天天晚上堅持開直播,幫助村里銷售農副產品、宣傳正能量?!贝妩h總支副書記李瑞明說,“他對自己要求很嚴,在外地考察,住最便宜的旅店,餓了吃盒飯,事一辦完立即回村,絕不亂花公家一分錢?!?/p>
“吳書記是我的救命恩人?!贝迕窳执蟊娛钱數伫g鶉養殖大戶,去年8月27日,一場特大暴雨來襲,鵪鶉養殖場被淹,數萬只鵪鶉死亡,他則被洪水圍困,生命危在旦夕。關鍵時刻,吳界帶領消防人員趕到,將他救出。洪水過后,又組織挖機幫他清理養殖場,鼓勵他重新開始養殖。
群雁高飛頭雁領。在吳界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如今的橫沖村,招引了藝陽苗木、嘉安茶葉等實體,幫助當地解決就業近百人;深化共同締造理念,改造了臭水塘,打通了斷頭路,人居環境大幅改善;鮮花種植等特色產業輻射全村,戶戶有產業,家家有收入。
巧打“情感牌”,扮靚新農村
“對待村民如同對待親人,對待村里的事要像對待自家的事?!痹诟邏沃捩偺炱缴酱?,村黨總支書記許長平常說的這句話,被村“兩委”班子視為座右銘。
水泥道路通村到戶,太陽能路燈筆直矗立,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走進天平山村,一股現代化新農村景象撲面而來。然而,以前這里卻是遠近聞名的“后進村”“扯皮村”,村里無產業,老百姓致富沒門路;人居環境惡劣,道路破爛不堪,村民亂搭亂建嚴重;扯皮拉筋的事多,上訪、無理取鬧的人比比皆是。
如何破解?2017年,在外做生意的許長平當選村黨總支書記。他認為,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干部只有一心為民,當好表率,群眾才能接納,才能凝聚發展合力。
他帶領村“兩委”班子開展入戶走訪,問群眾冷暖,解群眾難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全力打通群眾“心結”,為村域建設發展“尋計問策”。
“門前有條臭水溝,村里能否治理下”“菜園里能否幫鋪點磚,下雨摘菜全是泥”……
去年,天平山村深入開展灣落治理,許長平帶領村干部組織群眾召開了十幾場“屋場會”,會上,群眾紛紛“點單”,對村干部提出的要求近乎“苛刻”。
“群眾意見要悉心接納,要以共同締造理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把天平山每個灣落都治理好,打造富美天平山?!贝濉皟晌卑嘧訒h上,許長平語重心長地表示。
通過集體梳理群眾意見,治理方案很快出爐。由宜都市規劃設計院及本地“土專家”共同“把脈”的設計方案一致通過,很快付諸實施。村民踴躍參與進來,紛紛捐出家里的壇壇罐罐、石碾、石磨等“老古董”,經村里“能工巧匠”精心打造,“古色古香”又不失現代韻味的灣落改造由圖紙變為現實。當地鄉賢陳云慷慨解囊,捐贈太陽能路燈60盞,讓以前晚上“黑漆漆”的灣落變得“亮堂堂”。
“讓人眼前一亮,感覺居住環境瞬間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贝迕窨吹郊议T口的變化,喜不自勝。
近年來,在以許長平為首的村“兩委”班子努力下,天平山村變化翻天覆地,實現了天然氣入戶、道路亮化、入戶道路硬化、組級道路黑化、房前屋后美化“五個全覆蓋”,引進了清江鱘魚谷等市場主體,特色養殖、種植、鄉村旅游等產業蓬勃發展,村集體收入大幅提升,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幸福感滿滿。
奏響“奮進曲”,激活新動能
碧波蕩漾,白鷺翩飛,冬日暖陽下,陸城街道亮家垴村龍湖公園游人流如織。
“通過灣落治理,不僅環境大變樣,也拉近了大伙之間的距離?!痹邶埡珗@附近的湖心村落,村民三三兩兩倚著在剛建好的湖心亭休憩聊天,對共同締造帶來的變化嘖嘖稱贊。
亮家垴村瀕臨長江,是一個百年漁村。2021年,李紅接任村黨委書記,面對后漁村時代的一系列問題,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方探索,勇于實踐,一系列事關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實事扎實推進。
龍湖又名廖家湖,原是長江分洪道,多年湖泥淤積,成為遠近聞名的臭水湖。前幾年,宜都市對龍湖進行整治,將這里打造成一處旅游打卡地。村里因地制宜,引導當地村民通過開辦農家樂、建設采摘園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該地已開辦農家樂5家,水果采摘基地的柑橘、蜜桃、桑葚都賣出了好價錢,村民吃上“旅游飯”。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李紅和村“兩委”班子提出了“產業興村”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當地靠近宜都城區,且緊挨陸漁大道、呼北高速出口區位優勢,利用閑置土地修建集體經濟產業園、倉儲物流園,招引市場主體入駐。目前已引進鼎新門窗、武漢飛虹集團等多家實力企業,在為村集體增加收入的同時,有效解決當地80余名村民就業問題。
既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村里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將龍湖附近的湖心村落打造成陸城街道示范灣落,將基層治理由村、組延伸到灣落,在灣落成立“灣落五崗制”,將共產黨員、鄉賢能人納入“五崗人員”,構建“村黨委—村組黨支部—灣落黨小組”多層次治理模式,微事在灣落解決,小事在組內解決,大事在村里解決,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構建平安和諧鄉村。
去年,宜都啟動燃氣下鄉工程,該村積極響應,爭當燃氣下鄉試點村。在燃氣下鄉過程中,村組多次召開“屋場會”,針對群眾關心的費用、占地等問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經過多方研討、協商,“建管分離”方式得到村民認可,村里組織人員進行施工,占用農戶青苗、土地一律“零補償”,管道鋪設入戶后交燃氣公司管理。在充分用活各項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村民僅花費4000余元就可用上干凈方便的天然氣。
“下一步,我們準備將村里廢棄的房屋進行統一裝修,出租給城市退休老人入住,進一步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崩罴t透露,近三年,村集體收入節節攀升,2021年僅21.7萬元,今年可突破80萬元。
打通“腸梗阻”,升騰大氣場
2023年11月21日上午,清江社區工農路菜市場人流如織,停車場停滿車輛?!罢娣奖?,以前買菜,車不知何處停,現在市場內建了停車場,方便多了?!笔忻駨埾壬锌卣f。
工農路菜市場改造,是清江社區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服務民生實事的一個縮影。
清江社區老舊小區混雜,外來人口較多,給基層治理增加不少難度。如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在宜都市“五強書記”、清江社區黨委書記劉志雄看來,只有黨員干部“沉”下去,民生實事才能“浮”起來。
“小區打通后,環境變化了,人與人之間交流增多了?!弊哌M煥然一新的江家大堰小區,小區居民李大媽高興地說。此前,這里是宜都市農業農村局宿舍等6個老舊小區,共12棟樓219戶,中間用圍墻分割開來,彼此獨立。
“打通圍墻才能連通心墻?!比ツ?,宜都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結合筑堡工程落地生根,決定將這6個彼此獨立的舊小區的圍墻推倒,完全打通再改造升級,建立一個全新的花園式小區,全面提升片區群眾居住質量。
“小區改造,社區干部必須打頭陣?!毖籽紫娜?,劉志雄作為項目協調負責人天天泡在現場,帶領社區干部日夜奮戰,挨家挨戶上門征求居民意見,協調項目推進……在他和社區干部的努力下,小區改造如期完成。改造后的新小區綠意盎然、花香四溢,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充電樁、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停車位由原來的60多個增加到120多個,得到小區居民一致點贊。
與老舊小區整治同步進行的,是對居民違建進行整治?!耙郧?,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居民亂搭亂建現象嚴重,這些違建如同貼在城市身上的一塊塊‘傷疤’,成為宜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腸梗阻’?!闭劶斑`建,劉志雄痛心疾首。
說干就干!劉志雄帶領社區一班人沖在一線,既打政策牌,又打感情牌,逐一攻下一個個“堡壘”。家住工農路的居民李某心疼自己剛花出去的裝修費,遲遲不肯表態。面對“硬骨頭”,他迎難而上,反復向李某分析利害關系,用真心換真情。最后,經過多方協調,李某答應配合完成拆除工作。隨后清江社區迅速組織落實,平穩有序拆除了該處違建。
“‘清違’工作既要有‘硬手腕’,也得有‘人情味’?!眲⒅拘劢榻B,有些違章建筑是歷史遺留,有些則關系到老百姓的生產經營,背后成因復雜?!懊鎸Σ糠秩罕姷牟焕斫?、不配合,我們需要換位思考,找準痛點,疏通堵點?!?/p>
近幾年,清江社區改造老舊小區40余個,拆除違建3萬余平方米,老城區舊貌換新顏,升騰起發展的大氣場。
“我們出臺了40項質量評價標準,實施7條創建措施,今年調整村黨組織書記15人,命名表揚‘磁鐵支部’10個、‘五強書記’14名,給予專項獎勵100萬元?!币硕际形M織部部長余紅介紹,宜都制定了村干部全鏈條培養管理辦法,完善“5+2”村干部配備模式,16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實現進位升級,全市各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形成了你追我趕、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書寫出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宜都篇章”。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方勇華 通訊員 曹建杰 鄧碧峰
本版圖片由宜都市委組織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