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松木坪鎮從心理健康服務源頭筑牢社會治理基石
近日,宜都市松木坪鎮茶元寺村6組楊大媽開心地來到村委會,申請加入心理關愛志愿服務隊,想用親身經歷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心理陰影。
原來,去年丈夫不幸去世,她因悲傷情緒低落,不愿和別人接觸。村干部及時與宜都市陽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系,由心理咨詢師帶領心理關愛志愿者到她家走訪,給予心理疏導。經過一段時間的關心問候,她心情逐漸好轉。
這是該鎮開展群眾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松木坪鎮聯合宜都市陽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普通人群科普宣傳、重點人群心理關懷、特殊人群心理疏導、高危人群心理干預”為抓手,深入實施“從心出發,共同締造健康‘心’家園”心理健康服務,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良性發展。
“專業+骨干”組建志愿服務隊
去年初,松木坪鎮通過宣傳發動,組建了一支從事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兼職隊伍,參與全鎮28類特殊重點人群的心理疏導。他們均來自基層,能與村民快速建立良好關系,準確收集信息,捕捉矛盾源頭,從而筑牢群眾心理“防火墻”。
60多歲的劉大爺是位退伍軍人,主動要求加入心理關愛志愿服務隊。近日,他負責一起老年婚姻糾紛調解,當事人一方也是軍人出身,劉大爺結合自己經歷,認真傾聽,耐心勸導,并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現在老兩口已和好如初。
今年,松木坪鎮又繼續擴大心理關愛志愿者服務隊伍,以轄區茶元寺村為試點,新招募了一批有愛心的志愿者,他們擁有一定心理學知識,已成為服務群眾心理健康的生力軍。
“家訪+接訪”打出服務“組合拳”
每次遇到需要關心的人群,志愿者與宜都陽禾社會工作服務心理咨詢師都會以心換心,積極查找矛盾隱患,時刻關注“病人”的想法、行為,并且運用心理學知識了解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做到因人施策,提供一站式多元服務。
村民李某因堰塘使用事宜與他人產生矛盾,雙方言語過激,一直僵持不下。心理咨詢師通過理性的分析與勸導,使其淤積心中、蒙蔽理性的情緒及時得到了宣泄,矛盾雙方最終簽訂了調解協議書,握手言和。
傾聽、疏導、理解、尊重,每件重點矛盾調解糾紛事項,該鎮都會有心理咨詢師全程參與,對矛盾雙方進行心理疏導,形成上門“家訪+接訪”的工作模式,助力推動“事心雙解”。
“摸排+咨詢”提升群眾幸福感
今年初,該鎮委托宜都陽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鎮直機關、村委會黨員干部及28類部分特殊人群開展了心理健康情況測評活動。根據測評結果,心理咨詢師對部分預警人員進行一對一針對性心理訪談,篩選重點關注人員,及時進行專業評估,分級預警。
同時,該鎮積極邀請心理咨詢師對全體村民進行前期資料收集及摸底排查,重點對有迫切需求的特殊人群建立個案檔案,跟進個案需求,開展個案輔導服務。全鎮11個村級社區逐一開展了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普及宣傳與培訓,目前已開展講座12場次,覆蓋人群達6000余人次。
三峽日報通訊員 鄭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