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探索全域公交新模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潘慶芳 趙超
“再也不用跑去公交公司辦理老年乘車卡,像我們65歲及以上老人刷身份證就能免費乘公交車,探親訪友、進城回鄉太方便了?!?2歲的宜都市松宜礦區居民劉宏華高興地說。12月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宜都市看到,一輛輛新能源公交車穿梭城鄉之間,讓村民享受與城區市民同等的公交出行服務。
如何讓城鄉公交更惠民、利民?宜都市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65歲以上城鄉居民刷身份證免費乘坐城鄉公交。同時,利用新能源車拓展城鄉公交帶貨捎單,補貼資金缺口,將全域公交創建作為助力鄉村振興、落實民生實事的重要抓手。
老年人刷身份證乘車
“滴,老年卡?!痹谝硕际谐青l公交換乘中心,78歲老人張玉先從兜里掏出身份證,靠近501C路公交車前門的刷卡機,便傳出了“老年卡”的語音播報。張玉先家住在松坪鎮金崗嶺村四組,在城里照顧生病住院的老伴,每天乘坐公交車往返。一路上,城區幾乎每站都有和張玉先一樣的老人,刷身份證坐車,或剛趕完早市回家、或去村里走親訪友。
今年8月,宜都市邁入“全域公交”時代。隨后,該市繼續奔跑服務升級之路,65歲以上城鄉居民刷身份證免費乘坐城鄉公交,免去了跑路辦理老年乘車卡、年年還要年檢的麻煩。宜都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還與公安部門對接升級結算系統,讓外縣、外省65歲以上老年人也可刷身份證享受免費乘車服務。
501C城鄉公交線路全程41.2公里,一趟城鄉公交車全程約一個小時,終點站是石家灣社區。線路設45個站點,其中還經過松滋市劉家場鎮河田坪村等地,每天松滋市也有居民乘坐公交車跨市往返。在松滋市劉家場鎮,剛滿65歲的老人劉維鳳就免費坐上了公交車跨市買排骨。
數據顯示,宜都市每天65歲以上刷身份證乘車的老年人約3500人次,占乘坐城鄉公交總人數的45%。該市計劃明年初實現100%的鄉鎮、90%的行政村通公交,并把城鄉公交65歲以上老年人刷身份證免費乘車的便民模式向城市公交推廣。
公交捎單助力柑橘銷售
柑橘產業是宜都的農業支柱產業。如今,黃燦燦的柑橘“坐”上新交通工具——不斷密織的城際公交班線。
在宜都市高壩洲皓光村,一輛公交車剛停穩,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負責人秦林新立馬上車搬快遞。他告訴記者,除了到村的快遞件,現在還有整箱的柑橘快遞通過公交車帶到鎮上。
村民自采的柑橘也通過公交車運到城里賣。在陳家崗村果園內,村民們正在采摘新鮮的紐荷爾橙。村黨總支委員陳波介紹,村里共有761戶、2658人,幾乎家家種柑橘,現在,村民坐公交到城里賣柑橘的銷量占總銷量的20%。
在全域公交創建中,宜都市通過城鄉公交帶貨捎單,補貼資金缺口。據后臺監控數據顯示,城鄉公交每天客貨郵快遞達到400—500件。
公交帶貨捎單,是宜都市全域公交多元經營的一個縮影。隨著農村客運客流和收益下降明顯,宜都市因勢利導,采取特許經營方式,引入國有企業宜都華運運輸有限公司,全力開展全域公交創建,變政府兜底為企業自我造血。
宜都華運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玲莉介紹,已新購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60臺,車型分為6米、7米、8米和10米四類,分別適應全域公交的村道支線、縣鄉支線、國省干線及沿江主線運營需求。她說,相比于傳統的燃油車,新能源車運營成本大幅降低,還通過車身廣告、主題公交、租賃場地等領域的收入補貼票價虧損。
來源:湖北日報